9个低成本方法,助你改善抑郁情绪
文章来源:心理二科发布时间:2025-07-04 11:57:50在生活中,抑郁情绪如同潜藏的阴影,时常影响着人们或身边的人。市口腔医院心理二科主任、高级心理咨询师付锐指出,除了寻求专业治疗这一关键途径,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探寻改善方法,预防消极情绪蔓延恶化,是守护心理健康的重要使命。当下,“坚持运动”“改善饮食结构”等建议虽流传甚广且有一定效果,但对于处于低能量状态的人来说,启动和坚持这些做法往往不易。为此,一份实用的《抑郁情绪改善指南》或许能为大家指引方向。
观鱼:与水生生物的心灵对话 “动物辅助干预并非只有养狗一种方式,观鱼同样对改善心理健康有益。付锐主任介绍,研究发现,观看鱼类或与其互动能显著缓解焦虑,带来愉悦和放松的体验。鱼类营造的无威胁自然环境能恢复人们的认知资源,帮助应对压力,还能与人类建立依恋关系,提供情感陪伴。 重视气味:唤起积极记忆的钥匙 付锐表示,“气味线索”在唤起抑郁患者的记忆方面比语言线索更有效。在日常生活中收集让自己愉悦的气味,情绪低落时闻一闻,或者借助与重要旧物相关的味道唤起具体事件,能让人以新的角度看待自己,找回安全感和信心。 赤脚踩地面:连接大地,舒缓情绪 “‘接地练习’源于心理咨询实践,赤脚踩不同材质的地面能提升‘分辨性触觉’增强‘情绪颗粒度’,让人们更好地管理情绪,同时还能激活‘副交感神经’,改善睡眠质量。”付锐主任解释道。 看云:简易的“冥想替代法” 对于高焦虑人群,抬头看云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冥想替代方式。付锐主任称,眼睛跟随云的流动启动专注力,可清空大脑杂念,达到类似冥想的效果,缓解焦虑抑郁情绪。 涂色:表达情感,宣泄压力 成人涂色书的流行并非偶然。付锐介绍,结构性涂色有助于减少焦虑,提升主观幸福感和社交功能。涂色书的图案具有对称性,能给人带来平静和秩序感,而涂色本身也是情绪的表达和宣泄途径,能帮助人们解决内心冲突,激发积极情绪。 亲近自然:“看树”的奇妙力量 “近年来,人们对露天、‘含绿量’高的自然胜地愈发偏爱,这或许源于基因深处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,即‘亲生命力理论’。”付锐说,研究表明,森林能缓解抑郁和压力水平,其富含的天然成分对亚健康人群有益。对于长期待在室内的打工人,“看树”是森林疗养的绝佳替代。午休时与同事相约看树,既能缓解工作疲劳,又能暂时逃离压力环境,让注意力随树木摇摆而放松,收获宁静与愉悦。而且,绿色能降低皮质醇水平,树的生长凋零还影响生物节律,唤起对生死的感慨帮助人们重新审视内心,找到归属感。 重温老剧:在回忆中寻找治愈的力量 是否有一部电视剧或综艺让你百看不厌?付锐主任指出,“媒介怀旧”有神奇的心理作用。老剧熟悉的笑点和情节能轻松启动认知资源,激活“预期奖赏回路”,分泌多巴胺。同时,它唤起的温暖回忆构成“想象性社会联结”,让人仿佛暂时逃离现实纷扰。适度怀旧能增强“自我连续性”,让人们对过去、现在和未来有更积极的认知,改善当下情绪。 逛超市:体验独特的“零售疗法” 周末逛超市,即便不买东西,看看也觉得治愈,这背后是“零售疗法”的原理。付锐主任解释,超市环境能带来舒适的感官体验,挑选物品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掌控感和满足感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购物时购买的不仅是物品,更是想象的“某种生活”。 此外,超市作为低压力社交环境,能对抗抑郁情绪带来的回避现实倾向,让人在与商品互动中感受与现实世界的联结,同时通过区分“需要的”和“想要的”获得成就感。 改变色彩搭配:用颜色调适情绪 颜色与情绪行为紧密相连。付锐主任称,不同颜色有不同心理效应,如红色带来兴奋刺激,蓝色让人平静专注等。人们可通过改变自身或环境的色彩调节情绪,比如穿亮色衣服增强自信,将墙面刷成蓝色提高专注度。同时,环境颜色的丰富程度也有讲究,互补色装饰能让唤醒程度保持在适宜水平,带来归属感。 付锐强调,在生活中,面对压力和抑郁情绪,要学会积极应对,不逃避。就像面对未来,虽有焦虑但也充满希望。让我们在平凡日子里积累能量,当找不到希望时,向内探寻自我,向外寻求帮助。因为大自然的美好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,我们都值得拥有每个四季、每一个当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