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暴躁易怒,当心青少年情绪障碍
文章来源:心理一科发布时间:2025-03-07 10:53:16“我们家娃儿脾气怪得很哦,稍微多说一句就要毛,动不动就冲进屋把门一摔!惹不起!”“我家孩子已经出现厌学情绪,动不动就说不想去上学了,这可咋办啊?”类似的对话,总是出现在各种家长交流群中。对此,市口腔医院心理一科主任张俊峰表示,这些现象其实大部分都是由情绪障碍所致。
情绪障碍不是简单的“脾气怪”
17岁的小洋(化名)刚进入高中时成绩优异,但自从高二以来,学习节奏加快,父母忙于工作,缺少沟通,他也有了一些变化——情绪常常低落,感到悲伤、无助,甚至有时会流泪;不再参加以前喜欢的足球活动,与朋友的聚会也变得敷行;学习成绩下降,无法集中注意力,课堂上常常发呆;常感到疲惫,晚上却很难入睡……老师发现了小洋的“异常”后,建议父母带他去看心理医生。
在市口腔医院心理一科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心理咨询,小洋逐渐学习到情绪管理技巧,并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兴趣,一切又回到了正轨。
张俊峰告诉各位家长,青少年情绪障碍真的不止脾气怪、叛逆那么简单。孩子们突然变化的“脾气”和“性格”,都是青少年情绪障碍的表现,由于大家对于它还不够了解,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孩子出现学习成绩下降、跟家人或同学出现明显的冲突行为,才引起重视。
什么是青少年情绪障碍?
张俊峰介绍,青少年情绪障碍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如某些精神刺激,或家庭教育不当等造成的情绪异常表现,患儿自身感到痛苦或社会的适应不良。
儿童(青少年)情绪障碍是特发于儿童青少年这类人群的情绪问题,主要包括焦虑、抑郁、恐惧、羞怯、悲伤等不良的情绪表现,持续时间在一个月以上,影响到社会功能。
情绪障碍尤其在青春期很常见。除抑郁或焦虑外,有情绪障碍的青少年还可能会过度烦躁、沮丧或愤怒。症状可能表现为多种情绪障碍的重叠,伴有情感方面的快速骤然变化和情绪暴发。青少年可能还会出现与情绪有关的身体症状,如胃痛、头痛或恶心等。
“不过家长们也不用太过担心,只要通过早期识别、专业治疗和家庭支持,多数可以学会有效地管理情绪,走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。”张俊峰说。
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障碍
对于出现情绪障碍的青少年,家庭及学校都要给予重视。青少年常常会面对来自家庭、学校及同伴间的心理压力,比如亲子矛盾、升学压力、同学相处不融洽等,这些因素都是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导火索。因此,老师及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,及时发现他们的情绪困扰,适时给予支持和帮助。
相比学校,家是望造孩子个性最重要的地方,可能是孩子被情绪风暴袭击时的避风港,也可能是孩子情绪问题的火药桶。父母的过度关注或忽略、压制、苛责使孩子容易出现紧张、恐惧、焦虑等情绪问题。而积极的关爱、认可、尊重等会使孩子感到温暖和满足。所以说,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善解人意、善于沟通的父母是青少年情绪稳固的基石之一。
父母要学着和孩子做朋友,多了解他们的心事和烦恼,给予理解和恰当的指导。尽量与孩子温和相处,不情绪化,不简单粗暴地否定和打击孩子,积极接纳理解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挫折,充当孩子情绪的抚慰者。
青少年自身要学会科学减压,适时适当地发泄积存在心中的不良情绪,积极求助。当和父母有冲突时,尝试换位思考,理解自己的父母。积极面对现实,努力进取,对生活及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。良性的自我暗示,有助于消除心中的烦恼、压抑,达到疏解负面情绪的作用。
张俊峰提醒,孩子出现情绪障碍,必要时,家长要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或咨询师,寻求专业的评估和治疗,千万不要讳疾忌医。